来自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及全国213家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等汇聚云南,共商科技小院的未来。近日,由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国农业大学承办,云南省教育厅、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云南农业大学协办的2024年全国科技小院大会在云南大理举行。会议发布《解民生 治学问 育英才——全国科技小院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
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郭鑫表示,《报告》中有对科技小院发展历史的回顾及未来愿景描绘,标志着科技小院高质量发展迎来“新阶段、新起点”。希望未来能够推动实现科技小院集群化、规模化、品牌化、特色化、国际化发展目标,继续探索深化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带领团队在河北曲周创建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郭鑫介绍,建立科技小院一方面是为了回应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是响应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的时代召唤。当时,要解决科技人员与农民脱节、科研与生产需求脱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就要探新路。长达100页的《报告》,浸透了探路者的汗与泪。
15年前,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决定在村里住下来、待下去,边教授知识边操作示范,与老乡一起,用实践解决问题。张福锁的师兄李晓林教授,带头“长”在农家院子里,从教授变成了“农民”。老乡说:“你们把科技带到我们农家小院来了,咱们就叫‘科技小院’吧。”
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全国已有157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积极参与,牵头建设了1800多个科技小院。全国2700余名研究生指导教师、产业专家,以及1万余名研究生,把青春挥洒在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土地上。
科技小院的学生以技术员、科技特派员等多种角色,参与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和农资产品的推广应用。依托“科教专家网络、政府推广网络、校企合作网络、国际协作网络”,通过包地、开网店、支持合作社、与企业合作等形式大胆实践。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学业水平、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同时收获了不少科技兴农的硕果。
《报告》显示,目前,依托科技小院培养的已毕业和在校研究生中,有3235人次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省市优秀毕业生、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全国科技小院研究生已先后研发新品种、新产品800余项,引进创新农业绿色生产技术550余项,申请授权专利1970余项。
在不少农民看来,这些技术“管用、好用”。例如,云南洱海流域科技小院集群创制了水稻等绿色智能肥6款、复合微生物肥料6款,构建了绿色高值周年稻-油轮作体系,亩产值达1万元以上,氮磷投入减少20%以上。此类科技成果落地案例,《报告》中还提到了许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不少知农爱农的高层次人才把农业作为了自己的职业选择。报告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农业大学培养的700余名受访科技小院毕业生中,92.2%仍在从事农业领域相关工作。
《报告》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历经10多年,科技小院终于走出了一条将教书与育人、田间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紧密结合,扎根中国大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路子。
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钟登华院士将科技小院的功能总结为“拆了4堵墙、架了4座桥,体现出4种品格”,即拆了学校与社会、学科与学科、教学与科研、教与学之间的墙,架起了学校与乡村、师生与群众、问题与办法、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体现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上下求索、为民造福的品格。
现在,深深扎根于广袤农村大地的科技小院,正展现出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年指导“三农”工作。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推广科技小院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郭鑫说,进一步服务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对科技小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郭鑫介绍,尽管科技小院目前在建设数量、运行管理、功能拓展等方面不断升级,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科技小院服务能力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二是科技小院运营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三是科技小院外部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外部资金、资源衔接不顺畅;四是科技小院与产业、市场结合不够紧密,科技成果规模化应用的难度仍然面临挑战。
在这些挑战下,“四个拓展”将成为科技小院发展的新方向:从单个科技小院向科技小院集群拓展,从单一农业专业学位向多学科交叉拓展,从高校主导向“政产学研用”融通共建拓展,从国内布点向国际拓展。
《报告》指出,面对耕地资源有限、超大规模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等多重挑战,科技强农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共识,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需要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小院的建设与发展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茜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