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使用下方推荐的浏览器访问

安卓版本 苹果版本
2345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谷歌浏览器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独闻

[理论观察]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时间:2024-05-31 18:53:04 点击: 【字体: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察时指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文化关乎国本、国运。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重大问题”,“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新时代新征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我们应当深入思考为什么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什么样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怎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和文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以更加坚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关乎中华文明发展走向、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时代课题。深入理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意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文明是人类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进程中取得进步的成果。自古至今,每一个民族的发展与强盛,都以文化的兴盛和文明的进步为基础与先导。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进步的根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大繁荣、中华文明的新进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必须发扬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增进中华民族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国际影响力,在增强文化自信中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动力。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阐述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时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在推进落实这一重大战略部署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呈现出同生共长、互促互进的局面,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华文明增添现代特色,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深厚底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必将实现文明的发展进步和现代化转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传承革命文化,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全体人民始终拥有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开拓进取的主动精神、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必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价值目标。让人们过上物质富裕、精神富有、幸福美满的生活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之奋斗的神圣使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在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基础上,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着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通过创造更多融通中外、贯通古今的文化成果,提供更多高质量精神文化产品,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提升人的文化素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为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必然要求。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人类社会的一切进步、人类文明的不断升华、人类历史的绵延不绝,都和文化力量密不可分,都离不开文化的繁荣进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根脉,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礼敬人类文明的崭新创造。“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化解人类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依靠物质手段攻坚克难,也需要依靠精神力量感化人心。我们所建设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正是中华文明优秀基因、社会主义本质规定、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一般规律有机结合和多种文明要素充分融合,能够有效回应人类社会面临新挑战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然会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同时以中华文明和而不同、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独特观念顺应文明交流互鉴的发展要求,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发展进步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明确我们要建设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什么样的文明?有哪些基本内涵?是什么样的文明新形态?从总体上可以这样说,我们要建设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传统文明、西方近现代文明,既有着历史的传承、现实的互鉴,又具有独特的属性、鲜明的品格和本质的规定。进一步深入认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全面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从更广维度更深层次来理解和把握。

   第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历史中走来,在中华传统文明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明新形态。一个国家的现代文明不可能建立在空中楼阁上,必须在历史文化传统基础上创造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我国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并不是中华古代文明简单的延续,而是中华文明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其艰苦卓绝的百年奋斗,带领人民在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伟业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并在新时代迎来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使中华民族走上不可逆转的复兴进程,也使中华文明在走向新时代振兴中重焕荣光。

   第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和根本规定的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社会主义形态的现代文明,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文明形态存在质的区别。从具体特征看,以社会主义为本质属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经济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有机结合;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强调以集体主义为核心,主张开放包容;坚持人的全面发展,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维护公平正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总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内在地包含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根本规定。

   第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价值旨归的文明新形态。人的发展是贯穿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主线。人是文明的主体,是文明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也是文明成果的享有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将物质富足、精神富有作为根本要求,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摒弃西方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使现代化回归人的现代化这一本质,不断促进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为基本遵循,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为核心价值追求、根本评价标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创造能更好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第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文明新形态。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必然要求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导向,走出一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路。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适应信息时代文明演进趋势,推动生产力跨越式发展,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物质产品,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物质生活需要;在政治文明建设方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法治社会,形成更加完善更高效能的新型制度文明,保证人民享有广泛充分、真实具体、有效管用的民主,更好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激发人民精神力量,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社会文明建设方面,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始终坚持以社会和谐为基本原则,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以同化异,逐步实现人人彼此平等、共同参与社会事务的和谐型社会交往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坚决摒弃破坏人与自然平衡关系的生产方式、摒弃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塑造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五,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与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相协调的文明新形态。现代文明是现代化的结果,也是在现代化基础上形成的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发展,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不仅发掘出中华文明中那些跨越历史时空、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传统,同时赋予中华文明以新的力量、新的观念,促进其现代转型、现代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既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又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挺立时代前沿。在生产力发展上,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制度建设上,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文明创造上,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第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依靠科技创新超越传统文明、科技水平高度发达的文明新形态。回望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发展进程,创新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正是因为不断创新和变革,中华文明才能在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生机活力,成为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把先进思想理论带到中国,以真理之光激活中华文明基因,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科技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向着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实现文明的跃迁。

   第七,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于一体的文明新形态。文明是在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础上形成的现代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弘扬革命文化,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文明连续不断和永续发展的牢固纽带,是凝聚中华民族最坚实的内在根基,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伟大历程和丰功伟绩的浓缩,生动展现了我们党的理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不竭动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国情,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反映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潮流,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坚实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不同奋斗历程中孕育的产物,联结着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核心价值,蕴含着中华民族统一的理想信念,凝聚着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共同构筑起支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第八,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化创造活力充分迸发、文化创新成果充分涌现、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文明新形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方针,也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基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推动我国文化建设守正创新,文化自信显著增强,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文化创造活力充分迸发,文化创新成果充分涌现,公共文化服务丰富性、便利性、均等性显著增强,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富有创意的文化活动不断涌现,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焕发文化生命力、创造力,推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创新成果,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加繁荣,努力在守正创新中书写中华文明新的辉煌。

   第九,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上向善、安定祥和、环境优美、秩序井然的文明新形态。我们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承者弘扬者,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弘扬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积极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全过程,贯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使之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各方面,积极培育文明新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引导和激励人民昂扬向上、理性平和、文明有礼,追求至真至善至美,共同构筑国家更加繁荣稳定、社会更加团结和谐、环境更加优美宜居、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第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坚持海纳百川,吸纳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兼具世界文明精华的文明新形态。当代世界,文明差异和冲突仍然存在,如何减少文明进步的代价,避免文明毁灭的惨剧,实现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倡导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兼收并蓄,提出以对话弥合分歧、以合作化解争端,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积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多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始终秉持开放包容,积极主动学习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实现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文明新形态充分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积极倡导文明对话与文明互鉴,充分汲取人类文明一切有益成果,代表人类文明发展方向,是包含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并造福全人类的文明形态,为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综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推进“两个结合”的伟大创造,遵循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特色和当代中国时代特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展现了在文明发展上不同于西方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建设现代文明的路径选择,有利于中华古老文明在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也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进一步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有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牢牢把握“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遵循文化建设规律,掌握历史发展主动,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崭新篇章。

   在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历史中深刻把握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厚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为我们深入把握中华文明的历史根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续写中华文明新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人文基石和深厚沃土。新征程上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必须传承中华文明已有成果,赓续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要大力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加强对中华文明起源、发展历史、丰富内容等的研究,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守护好中华文脉,充分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现代文明的历史文化滋养。讲好中华文明故事,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时代价值,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其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把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有机地融合起来,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更好地赓续红色血脉,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力量。坚持面向未来,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从时代发展的新命题、新特点、新要求出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那些不乏借鉴价值的形式和内容加以转化和创新,既赋予其崭新的、现代的表达形式,又拓展、丰富、补充、完善其原有意涵,从而始终走在时代进步的前沿,在延续历史中开创未来。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汲取文化自信自立自强丰沛养分,增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体性和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新征程上继续巩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体性,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强化科技自立自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夯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现实根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梳理,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推动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实践需要有效衔接,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问题,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获得不竭的内生动力。必须善于把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导权,增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中,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旺盛生命力。

   在推进“两个结合”实践进程中始终保持守正创新的正气锐气,激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蓬勃朝气和创造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新征程上,面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诸多挑战和难题,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锐气和勇气持续推进“两个结合”,不断激发文明发展的前行动力,在不断应对挑战、突破难题中深入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两个结合”的产物,也必须继续在推进“两个结合”中,遵循文明发展规律,立足中华民族当代实践,发挥历史主动性和能动性,担当使命、奋发有为,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必须用更大的力度做好文化创新、文明发展工作,继续通过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激发全民族全社会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出更多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形成更丰富的现代文化、现代文明,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为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在推进不同文明交往交流交融中始终保持开放包容的宽广胸襟,提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感召力和影响力。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无论是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还是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都离不开融通中外、贯通古今。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只有交往交流交融,才能破解文明冲突;只有包容共存、交流互鉴,才能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新征程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融通各种优秀思想文化资源,不断培育和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展示出来,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深化国际传播理论研究,创新国际传播方式方法,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提高塑造国家形象、影响国际舆论的文化能力,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积极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同世界其他文明开展交流互鉴,坚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秉持家国天下情怀,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建立全球发展知识网络,同各国分享治国理政经验,促进互学互鉴,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不断提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凝聚力感召力传播力影响力。

   在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进程中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正确方向。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文明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坚持党的领导能够确保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这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最重要的道路根基。世界文化激荡竞争,社会思潮多元多样,文明建设面临的风险挑战愈加复杂,这更加需要在党的领导下锚定目标、坚定信心、奋力前行,如此才能够保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具有开创性、历史性的崇高伟大事业,离不开一个强大的领导核心,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不断凝聚起文明复兴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新征程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始终牢牢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要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把各类阵地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中。坚持守土有责,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在实践中锤炼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凝聚和培养一大批专业化高素质的文化英才。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深化学习、加强实践,不断增强担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素质本领,成为让人信服的行家里手,坚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以创新思路、改革举措破解难题,以苦干实干创造新业绩。

   文明进步永无止境。到本世纪中叶,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面建成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将成为人类现代化文明的璀璨明珠。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指针,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创造人类文明新奇迹。

   (作者:王一彪,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