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出生缺陷导致的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5年前相比下降了30%以上,神经管缺陷、唐氏综合征等严重致残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下降了23%,全国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从综合干预前的34.8%降至1.3%,先天梅毒报告例数大幅度下降,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下降到1%以下,摘掉了乙肝大国的帽子。我国儿童健康核心指标持续向好,优于全球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促进儿童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副司长沈海屏说。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国儿童健康水平持续提升,2023年全国的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4.5‰和6.2‰,和2012年相比,分别下降了56.3%和53%,达到历史的最优水平。母婴安全、健康儿童、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等系列行动计划,推动儿童医疗保健服务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迈进。
目前,全国设置了两个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和5个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布局了14个儿童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推进儿科专科联盟建设,带动提升儿童重大疾病、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水平,减少患者跨省市流动。
“在国家推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过程中,我们作为输出医院对4家医院给予了支持,包括新疆、黑龙江、河北、河南等地医疗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在发布会上说,以新疆为例,通过3年的帮扶,新疆儿童医院在疑难重症救治方面有了较大提升,三四级手术占比达到了65%,“就是说过去孩子看病时,可能比较难的手术都要离疆,但是现在大部分都留在当地”。
目前,全国共有儿童医院158所,妇幼保健机构3082家。全国每千名儿童床位数达到2.7张,和2015年相比增加了0.27张。全国儿科医师数量增加到20.58万人,和2015年相比,增长了74.4%。
除了儿童医院外,妇幼保健机构在保障儿童健康方面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浙江省义乌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金洪星在发布会上说,近5年,该院儿童医疗保健队伍从70人增加到172人,眼视光、儿童康复等领域高学历人才比例不断扩大。此外,还加大了儿科与儿童保健科人员一体化培养力度,要求儿童保健医生具备儿童临床诊断能力,儿科医生要掌握儿童保健基本知识技能,为儿童保健和儿科诊疗相互衔接、有序推进提供人才保障。
义乌市妇幼保健院还指导14家乡镇卫生院围绕儿童生长、发育、营养等方面问题,提供0-6岁的健康检查服务。“筛查发现的异常儿童,转诊到我院接受评估、诊断,为确诊儿童提供治疗和康复,实现了县域内筛查、诊断、干预、康复闭环服务。”金洪星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