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
一到毕业季,本科毕业论文就成为卡在老师和毕业生喉咙上的“鲠”,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拿到学位,还影响学校的学科评估。在学术规范性训练较少、学生知识水平和写作态度参差不齐、实习和考研事务较多等诸多因素的叠加下,毕业论文成为一些师生共同的“痛苦”也就成为一种常态。那么导致这种共同“痛苦”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不少毕业生就业和考研压力大,没有充足时间去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79万人,同比增加21万人。为缓解就业压力,多数学生选择进一步深造。以笔者为例,我指导的10名本科应届毕业生中,有9人选择考研或申请海外硕士。为了不让学生们分心,我允许他们等考研结束后再开始动笔写毕业论文。这样一来,留给毕业生的写作时间只有短短3个月左右。为此,不少学生还要牺牲大四寒假假期“肝论文”。
其次,多数高校并没有开设专门针对本科生的论文写作课程。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教学还是以所在专业的理论知识讲授为主,很多院校尚未涵盖学术沟通与写作等通识技能的教育。另外,某些学科专业可能更适合用毕业作品而不是毕业论文的方式来获取学位,比如适合艺术展示的音乐学、舞蹈学和设计学专业,以实践为导向的体育学、新闻学和护理学专业,以及强调动手能力的机械、建筑等工科专业。
还要看到,辅导学生论文也成为部分高校教师的“不可承受之重”。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切实破除“五唯”顽瘴痼疾。但在实践操作层面,部分高校则希望老师能成为兼顾科研、教学、行政和社会服务等工作的“六边形战士”。尤其是对于青年教师而言,“非升即走”的现实压力使“青椒”们将更多精力用在申请项目和发表论文上,而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优秀与否,并不能决定他们预聘期考核的结果。
基于上述现状,要想让毕业论文不再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痛苦”,还需通过一系列机制性完善,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一方面,高校要适时给需要撰写毕业论文的学生开设论文写作课。而且,高校论文写作的教学,不能止于对学生写作技能的培训,更应让学生体悟到论文写作背后的“道”。2018年,清华大学就面向大一新生开设“写作与沟通”课程,依靠高强度阅读、小班研讨以及一对一指导的模式来引导学生开展批判性思考,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文章的观点,并按照学术规范的要求完成文章撰写。学校通过开设写作等通识课程,可以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水平,还能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另一方面,部分专业可以将毕业作品作为毕业考核的最终指标。当前,推动毕业考核的多元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动手实践、团队协作以及创新创业等。毕业作品的形式可以参照具体专业特点来调整,如舞蹈专业的同学可以编排一段舞蹈节目,艺术设计专业的同学可以制作一个装置艺术作品,新闻学专业的同学可以组队完成深度调查报道作品,等等。
总体而言,由毕业论文向多元考核方式的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管是论文还是作品设计,都离不开指导老师和学生的深入沟通与同心协力。老师可以采取定期线上或线下组会的方式,了解所指导学生各自的写作进度以及遇到的共性问题,从而提高沟通效率和质量。毕业生也要积极主动与老师沟通,从而让指导老师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作者系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黄骏 来源:中国青年报